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 内容页

《封神》无愧“封神”之名

发布时间:2023-07-28 06:11:16 来源:北京青年报

◎汲源


(资料图片)

由乌尔善执导的神话史诗电影“封神三部曲”开篇之作《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于7月20日上映。上线三天,该片的豆瓣评分达到7.8分。作为一部神魔题材的国产电影,如此成绩足以说明观众的认可。

《封神》取材自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与宋元话本《武王伐纣平话》。原作人物繁多,情节复杂。从中提炼出适合现代人口味的改编剧本,无疑是个巨大挑战。对此,影片大幅度删改原著人物,创新故事核心主题,交上了一份对得起观众的答卷。

凭借优秀的改编,《封神》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一批立体生动的角色,其对纣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形象的改造颇为成功。不同于刻板印象中的昏聩暴君,由费翔饰演的殷寿具备非凡的人格魅力。电影开篇的冀州一战中,殷寿蒙住战马双眼率军冲入冲天大火,展露出过人的胆识与帝王的气场。面对质子旅,殷寿如同PUA大师,一系列话术把包括男主角姬发在内的众王子洗脑成了忠心无二的信徒。一个立体生动的反派形象,让情节发展更为合理,也使得人物关系富有张力。

对于妲己,《封神》一改传统观念中“红颜祸水”的角色定位,将大商的覆灭归因于纣王的恶念,并凸显了狐妖妲己的本真与野性。新人演员娜然模仿狐狸的肢体动作与神态,举手投足流露出狐妖的鬼魅之气,又不失灵动美感。其“狐性十足”的演技与独特的形象设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妲己形象。

《封神》以姬发的成长为主线,以父子冲突为贯穿始终的主题。影片中,姬发拥有两个父亲:一个是被他视为人生楷模的“大英雄”殷寿,一个是以血缘温情带给他精神力量的姬昌。姬发在两个父亲之间的抉择过程,即是他的成长之路。从一个盲目崇拜的懵懂少年,到作出了是非判断的反抗者,姬发完成了关键的角色转变。

父与子的冲突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少年的成长离不开对父辈的反思。而独立思考乃是年轻人开拓未来的必要条件。影片结尾,伴随着落日余晖,完成了觉醒蜕变的姬发归还家乡。史诗般的画面让人不由期待在接下来的两部续集中,走上王者之路的姬发又将有何表现。

《封神》未延续原作中忠孝节义的道德说教,而聚焦于父子关系这一人类历史中的永恒母题。父子冲突在影片中最为戏剧性的展现,莫过于殷寿逼迫东西南北四诸侯之子弑父的场景。四质子与四诸侯的父子对立背后,是身为“父亲”的殷寿对作为“殷寿的儿子”的质子旅的操纵;殷寿引诱四质子弑父,是殷寿自己的弑父行为的回响,隐含了殷寿对亲儿子殷郊的猜忌。多组父子关系所蕴含的戏剧冲突在一个场景中爆发,张力十足。而四位父亲的不同心态与四个儿子的不同选择,表露了鲜明的性格差异,导向了不同的命运走向。精巧的情节设计,使得影片具备了古典戏剧般的厚重。

除了人物形象与主题的创新,《封神》中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也让观众感到了制作团队的满满诚意。如影片中商太子舞剑弑父一节,影片通过眼部特效与作为背景的狐鸣,暗示太子受到了妲己的操控;而太子舞剑时老商王欣喜而宠溺的笑语,虽只是短短一句台词,却展现出老商王对长子的偏爱与对殷寿的忽视,从而与殷寿自我表露的弑父杀兄动机相照应。而在服化道方面,《封神》更是下足苦功。等比例纯木手雕的龙德殿、非遗传承人制作的玉雕与刺绣、原样复刻出土文物的乐器……只要看一看片尾望不到头的名单,便足以认可这部匠心之作。

改编家喻户晓的神话IP绝非易事。《封神》通过大制作造就的震撼场面与细致入微的情景设计,将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中的奇特幻想直观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这一场酣畅淋漓的视听盛宴,充分展现了制作团队打造中国版《指环王》的野心。

尽管囿于篇幅,影片的剧情未能展开。并驾齐驱的多条主线意犹未尽,有待在后两部中收束。然而瑕不掩瑜,创新大胆的改写与精益求精的制作,让《封神第一部》无愧“封神”之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