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整体上,本次例会释放了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稳增长力度的信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相较于上季度货币政策例会,本次例会根据国际、国内经济情况,有两方面的表述变化。本次例会提出“增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前一季度例会则是“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本次例会对人民币(7.2450, -0.0060, -0.08%)汇率的表述为“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风险”和“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前一季度例会则是“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优化预期管理”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应对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的市场状况,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的前提下,已转向侧重关注人民币汇率的稳定问题。强调要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坚决防范汇率大幅度变动的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进入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复苏势头稳中偏弱,特别是以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为代表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提振,内需潜力有待释放,叠加外需走弱,成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际经济贸易投资放缓,一些国家通胀仍处高位,发达国家央行政策紧缩效应持续显现,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外需对国内经济复苏的拉动作用正在显著减弱,甚至开始呈现拖累效应。数据显示,5月以美元计价,我国出口额同比下降7.5%,预计6月出口额将延续同比负增长,这意味着下半年推动国内经济复苏更多倚重内需发力。
因此,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全力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切实支持扩大内需,改善消费环境,促进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在美联储加息预期重新抬头等因素影响下,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5月17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随后一段时间里均在“7.2”附近波动。近期人民币贬值势头有所加快,为防止汇市“羊群效应”聚集,不排除监管层重新引入“逆周期因子”,乃至动用其他汇市调控工具的可能。当然,这不是要维持人民币汇率的某个点位,而是旨在控制贬值速度,避免市场情绪的极端化。
在下半年国内物价水平有望持续处于温和状态的前景下,单纯的人民币走弱不会实质性影响国内货币政策取向。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会将货币政策独立性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这意味着如果下半年需要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降息降准都有空间。与此同时,货币政策趋向适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弹性,释放贬值压力,更好发挥其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更重要的是,下半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会有效提振经济复苏动能,而这是对人民币汇率最有效的支撑。进入三季度,美元指数或随着美国经济逐步承压以及美联储紧缩预期的放缓而有所走弱。国内方面,经济基本面对于人民币的支撑作用料将凸显,人民币汇率有望逐步企稳并进入升值通道。
当前,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已成常态,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背景下,汇率波动风险明显加强,并对国内的经济产生一定影响。要推进中国金融高水平的双向开放,货币政策要提高开放条件下的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风险能力,并引导微观主体适应性增强管理风险的能力。
此外需注意的是,汇率波动将影响进口企业的成本端,影响出口企业的销售端,影响出口加工企业的两端。在人民币汇率风险加大之际,为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和金融机构经营效益的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要坚持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通过远期锁汇管理汇率风险,在合同签订时将汇率风险锁定。应对汇率波动风险可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使用远期汇率合约锁定未来的外汇收入或支出;通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寻找新的市场等方式减少对汇率变动的敏感度;采用金融工具如基于汇率的期权、期货进行避险;积极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以从根本上规避汇率波动等。
作者:周天芸 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崔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